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星巴克: 星巴克也要走了?沒想到內卷,先卷走了外資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星巴克,可能也要退出中國市場了。


最近有媒體爆出,星巴克正在四處路演,為中國區業務尋找買家,並吸引了高瓴資本、凱雷投資等知名機構參與。

為什麼星巴克甘願放棄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?答案可能是,實在卷不動了。


一邊是蜜雪冰城4塊錢一杯的檸檬水,一邊是瑞幸、酷迪咖啡9塊9貼身肉搏,在這場看不到盡頭的價格戰裡,

均價30元的星巴克顯得格格不入。

2025年Q1,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4%,客流量減少7%。

一貫堅持高端路線,不打價格戰的它,也在今年的6月松口降價,多款產品平均便宜了5塊錢。

但被這場低價內卷重創的,不僅是咖啡行業,僅今年上半年,廣汽、 奔馳、通用等合資車企,就陸續傳出倒閉、工廠關停、裁員的消息。

當本土企業能承受-20%毛利率,用虧損換市場,習慣賺取30%利潤的外資根本無從招架。

甚至醫藥領域也未能幸免。

去年第十批集采,國內藥企們自殺式報價,阿司匹林三分錢一片,最後導致外國藥企全面退出,不在醫院裡賣了。

這種低價競爭,確實讓消費者嘗到了便宜的甜頭。

但長期下來,只會讓企業的利潤被不斷壓縮,最終質量難以保障。


前段時間,羅馬仕充電寶被民航局全面封殺,就是因為電芯換成了廉價的材料出現隱患。

再看看車企,打價格戰的這幾年裡,自主品牌的百輛車問題數,從135項飆升至207項,幾乎翻了一倍。

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,外資對中國經濟的貢獻,遠比想象中重要——

它們撐起了全國22.5%的工業產值,28.3%的工業利潤,16%的稅收,38.7%的外貿,20.7%的研發投入,實際貢獻率在20%~34%,尤其是在東部沿海地區,作用更加顯著。


比如,上海7萬家外資企業,貢獻了1/4的GDP,1/3的稅收,1/2的工業產值,近2/3的外貿總額。



所以,一旦外企撤離,帶走不只是投資,還有工廠、研發和供應鏈,這些能創造GDP、稅收和就業的產業生態。

像果鏈上的富士康一來一回,河南幾百萬人的生計立馬受到影響。

廣大的中西部省份本來都等著承接沿海一部分產業轉移,結果沿海的產業已經被搶走了。

僅2019年到2024年5年間,外企的收縮,就向社會輸送了38萬名人才。

或許,我們真的需要思考:

當“卷”成為唯一的生存法則,我們卷走的,也許不僅是競爭對手,還有自己未來的可能性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6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15 秒